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

在风湿病中有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,体内可产生多种抗体,测定这些自身抗体不仅能了解其发病机制,而且对疾病的诊断和活动性以及预后的判断,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其包括三大类:抗核抗体、抗磷脂抗体、类风湿因子等。

一、抗核抗体(ANA)

是一组对细胞内DNA、RNA、蛋白或这些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。按其核内各分子性能不同,又可将其分为:(1)抗DNA抗体;(2)抗组蛋白抗体;(3)抗非组蛋白抗体。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在分为许多类。因此ANA应称为抗核抗体谱。其大部分属于IgG仅少数为IgM或IgA。

(1)、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:用动物组织(鼠肝)或者体外培养细胞株(如hep-2)为底物。测定对细胞核内具有抗原性的分子及这些分子组合物的抗体,代表有至少有一种核抗原的抗体。ANA阳性对SLE阳性率达95%以上,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(MCTD)达99%,但其高度不能代表疾病的活动性,是一种定性而非定量的测定方法。

(2)、抗DNA抗体,又分为抗单链和抗双链。抗双链(ds-DNA)是SLE的标记抗体之一,阳性率达40%左右,特异性90%以上,而随疾病活动而升降。但不能单凭效价来判断,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SLE的活动。因其效价的高低和沉着在组织上的多少不成正比。抗ss-DNA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,无实用价值。抗DNA又有IgG、IgM、IgA之分,IgA多见于SLE活动期和形成狼疮性肾炎有关。

(3)、抗组蛋白抗体(AHA);由5个单位组成,SLE该阳性率达50.5%,活动期可达90%。而且AHA阳性的SLE心包炎和关节炎发生率高于AHA(-)者,面部皮疹则相反,阳性者临床上多发生肾炎,而中枢神经受累少见。AHA检测有助于对疾病的活动性和疗效的监测。RA中阳性为23%。其阳性率关节外表现更为突出。SLE阳性为82%(亚单位阳性率)。RA、pps、ss抗组亚单位总阳性只有23.3%。故亚单位阳性对风湿病尤其是SLE有一定帮助。药物性狼疮AHA阳性达97%。

(4)、抗Sm抗体,以病人Smith而命名,这是SLE的标记抗体,阳性率30%左右。据报道,抗Sm和SLE的皮肤损害有关,他对早期,不典型经过相应治疗的SLE作回顾性诊断有极大帮助。

(5)、抗U1核糖核蛋白(U1RNP)抗体:存在于许多结缔组织病中,在MCTD中几乎均为阳性,且滴度高,而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出现频率及滴度均降低。SLE如此项阳性,而抗ds-DNA阴性则肾炎发生率低,如此项阳性而且ds-DNA、Sm均阳性时狼疮性肾炎可能性较大。

(6)、抗U2RNP抗体:在pss合并发生性肌炎的重叠综合症中出现较多,尤其是肌酶升高者,也和牛皮癣、雷诺现象相关。可鉴别结缔组织和非结缔组织病。

(7)、抗U3RNP抗体:对pss有高度特异性,它很少和pss其他标记抗体,如抗硬皮病70(Sel-70)和抗ACA抗体同时出现,他可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硬化症临床典型,常伴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以及骨骼肌和小肠的受累。

(8)、抗ss-A和抗ss-B抗体:分别称RO和LA抗体,其临床价值是提高①ss的诊断率:ss的AB阳性率分别为70%和59.4%。在SLE中有ss-A阳性的80%合并ss。这两种抗体常与ss腺外症状相关。②抗ss-A是新生儿狼疮的标记抗体,具有抗ss-A母亲生育的新生儿可出现皮疹和先天性心室传导阻滞,③与SLE的光过敏、皮疹、间质性肺炎有关。抗ss-A也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。见于RA、pM及pss。

(9)、抗RA相关核抗原(RANA)抗体:主要见于RA40.8%,非RA的结缔组织病均低于20%,且滴度很低,。正常人仅5%,此抗体阳性率随RA病情延长而增加,与RA关节外表现无关。

(10)、抗Scl-70抗体:因见于硬皮病且分子量为而命名,shero年鉴定为拓扑异构酶工抗体。对硬皮病阳性率达20%-40%,国内报道阳性率为58.9%,特异性为%,临床多见于病程长,心脏受累,肺间质纤维化,指骨末端吸收。

(11)、抗pal-1抗体:在皮肌炎(DM)、多发性肌炎(pal)、及pM-sd患者阳性率依次为20%、22.7%、25%(国外50%)而其他为阴性,故特异性高。其他随病情变化和临床表现而变化。

(12)、抗Jo-1抗体:也是此患者命名,见于15%-20%的肌炎以及30%PM病人。国内报道在PM和DM的阳性率分别为25%和7.1%且与病活动性无关。临床上肌炎、间质性肺炎、关节炎、常伴有雷诺现象。

(13)、抗Ku抗体:因患者命名,日本见于3%结缔组织病和55%合并肌炎的硬皮病患者,并发现其亚单位p70(抗p70)和Graves病强烈相关。但我国未发现。

(14)、抗Th/To抗体:是硬化症相对特异性抗体,阳性率达4%,此阳性率常伴有肢端腊肠样肿胀,毛细血管扩张、皮下钙质沉积。另有报道此阳性率的原发雷诺现象病人,最终会发展为pss。

(15)、抗SBP抗体:是PM的标记抗体,阳性率低(4%),阳性PM者,常有严重肌无力症状,预后不良。但很少伴有肺间质纤维化。

(16)、抗着丝点抗体(ACA)多见于pss,CREST型(软组织钙化、雷诺现象、食管功能低下,指端硬化、毛细血管扩张)的CAC,阳性率为37.5%-71.4%;弥散型10.4%-17%,对pss特异性几乎为%故对pss有诊断意义。ACA阳性率预后良好的一个指标。

(17)、抗核仁抗体:国内报道以HEP-2细胞为底物,HF检测时的阳性率:pss38.5%、SLE6.1%、RA15.3%(阳性者均伴有指端硬化征),ss8.5%,PM/DM10%,雷诺现象25%。故对pss诊断有参考价值。

二、抗磷脂抗体(APA)

APA为一大类,包括狼疮抗凝物(LA),抗心磷脂抗体(ACL),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(ASA)和抗磷脂酰肌醇抗体(ALA).临床上最常用的是LA、ACL。

LA、LCA在SLE中最常见,其阳性率分别为34%、44%、而正常人仅为2%、0-7.5%。APA在其他结缔组织病、恶性肿瘤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心梗、习惯性流产中可见。

(1)、LA:是一种多克隆Ig,其可认别的抗原位于细胞株上的阴离子磷脂。LA对血浆凝血系统具有抗凝和促凝双重影响。

临床上LA阳性发生出血比例并不高(7.7%-31%),发生血栓的比例却较高。SLE为42%。非SLE为22%,而阴性者SLE仅为12%。且静脉深部、下肢发生的多。同时阳性也是狼疮脑、血小板减少、自然性流产的原因之一。

(2)、ACL:常见于SLE及自身免疫性疾病,国内报道SLE42.9%、pss29.7%、RA20%。SLE以IgG64.8%。国内报道ACL和SLE病情严重性及活动性有关。

(3)、抗磷脂抗体综合症(APS):是指APS密切相关的一组临床症状群:血栓症、习惯性流产、神经症状(脑卒中发作、癫痫、偏头痛、舞蹈症);肺动脉高压、;皮肤表现:下肢溃疡、皮肤坏死、肢端坏疽)。实验室检查:APA阳性、Coombs阳性、血小板降低、凝血升高,APS见于以SLE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,也不能独立存在。治疗上用激素、环磷酰胺混合抗凝,抗血小板药物。

三、类风湿因子(RF)

RF是一种能与IgG的Fc滴起反应的Ig,许多能引起B淋巴细胞增殖的病原体,如EB病毒、细菌脂多糖、分支杆菌的纯蛋白衍生物(PPD)都可诱发人体关节腔浆细胞分类各类RF。骨关节腔滑膜处的浆细胞合成的RF和关节腔内变性的Ig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免疫复合物,导致炎性介质释放,造成关节炎症和破坏。

RF正常人群阳性率3%,年龄大于70岁的男性14%、女性9%。但滴度不高,而其多为IgM-RF,不是来源于关节滑膜。RA的RF阳性率可达73%,而IgM-RF达59%。而IgG-RF与疾病活动、关节外症状有密切关系,IgE-RF在RA阳性率最高,达51%,故认为测定IgG、IgE可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,还可有助于自身免疫疾病和特异质病人的鉴别。

进年来其又有许多新进展:

(1)、抗rRNP抗体:抗胞浆内核糖核蛋白其与SLE的精神症状、胃肠道症状、肝损害有关。

(2)、抗核周因子:APF是上皮细胞的中等纤维结合蛋白或前体,存在于颊粘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其与RA相关性强、敏感性高、特异性好,可出现在RA早期。

(3)、抗角蛋白抗体(AKA)

出现于RA的早期,是早期RA的指标,并与RA严重程度和活动性有关。

(4)、环胍氨酸多肽抗体(CCP)

是RA高度特异性抗体,特异性大于96%,阳性率达51%。可早期诊断RA及判断预后。

(5)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(ANCA)

对血管炎有鉴别诊断和预后有价值。

CANCA(胞浆型)、与魏格纳肉芽肿有关

PANCA(周围型)、与多动脉有关、结肠炎有关。

(6)、另有抗Sa抗体,抗RA33/36抗体等。

长按指纹识别图中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
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dnze.com/fsxjtzyf/2928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