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联合靶向治疗
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。目前,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s)已成为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模式。此外,EGFR抗体(西妥昔单抗、尼妥珠单抗等)、血管生成抑制剂(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、贝伐单抗等)等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相当的疗效。
基础研究显示,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与放疗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,联合使用可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;与传统化疗相比,靶向药物毒副作用较轻,也为其与放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对一般情况差,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,胸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。近年来,全球开展了多项胸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的研究,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。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均属I/II期,规模较小,结果缺乏说服性。从现有证据来看,西妥昔单抗或EGFR-TKI联合胸部放疗的疗效并未超过标准同步放化疗,但因毒副反应较低,在老年体弱、无法耐受标准同步化疗的患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,该方案是否能够替代同步放化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;而其与同步放化疗联用的疗效则并不乐观。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,因严重的副反应,已不推荐贝伐单抗与胸部放(化)疗联合应用,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放(化)疗联合则体现出了初步的疗效。
通过转化性研究进一步筛选适于特定靶向药物联合放疗的人群,设计更有效低毒的联合治疗方案,并进一步优化放疗、靶向药物以及与化疗、手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,为进一步改善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提供了良好的前景。
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治疗白斑医院